由於現階段女性在政治參與、勞動、經濟、福利、教育、健康與人身安全等層面仍處於相對不平等的情況,基於「萬物平等共生的整體性」之精神,回應民間保障族群、階級、性別等弱勢婦女的權益,積極促進「兩性平等參與及共治共決」基本理念的實踐,建立性別平等的家庭、工作及生活環境,提供女性安全健康的成長、生活及工作機會。本綱領之基本原則如下:
一、兩性共治共決的政策參與:凡是牽涉國家、社會事務任何面向的決策,都應由兩性共同參與,惟屬於女性面向的事務應由女性主導,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導致國家、社會發展偏頗,更能積極為既有制度、習俗、觀念注入來自不同性別的新鮮靈感,持續發揮制衡與創新的效果。
二、提升婦女勞動參與率、建立女性經濟自主的勞動政策:各項政策之設計,應以增進女性就業、經濟安全及社會參與為優先考量,並強化家庭支持體系,積極協助女性排除照顧與就業難以兼顧的障礙,促進婦女充分就業。
三、降低婦女照顧負擔、協助婦女自立的福利政策:從「福利」和「脫貧」等同併置的觀點,規劃婦女福利政策。正視女性需求,建立普及照顧福利服務制度,並將女性照顧長才轉化為協助女性經濟自立的有利條件,成為女性擺脫貧窮、獲得薪資、打破社會孤立之依據,協助婦女自立。年金制度之設計應考量女性工作型態,充分計算每份工作的勞動貢獻,達到婦女老年經濟安全的最高保障。
四、落實具性別平等意識、尊重多元文化之教育政策:應重視女性的階級、族群、城鄉、天分潛能及性傾向等方面的差異。在教育過程中,針對特殊需求給予積極差別待遇,俾使每位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展。同時,教育內容亦應避免以單一標準評量學生,應呈現多元的文化與價值,使學生能認識、尊重及平等對待不同的社會群體。
五、建構健康優先、具性別意識醫學倫理的健康政策:充分回應女性的健康處境與需求,加強預防保健、生活和諧的健康概念,打破以防制疾病為主的醫療觀點;加強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,在醫學研究中加入性別觀點,及關懷女性健康的議題。
六、創造一個尊重及保障的婦女人身安全環境:國家應透過政策創造一個婦女得以發展自主人格的安全、平等的環境,使婦女免於恐懼,避免遭受性侵害、性騷擾、家庭暴力、及其他的社會暴力,以保障婦女人身安全 。
七、所有政策均應納入不同族群女性及弱勢婦女的需求:國家對於不同族群女性及弱勢婦女的個別需求,以及所面對的具體困境均應予以重視,並依弱勢優先之原則納入政策。而不同族群的兩性經驗、女性觀點,以及各族群原有的平權共治模式,應加以尊重和學習。
|